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论桂林彩调的生存处境和出路

发布时间:2022-05-09 16:00:05 | 浏览次数:

[摘要]: 彩调是源于桂林的地方剧种之一,是最能反映中国戏曲艺术俗文化特征的,它曾创造过令人羡慕的辉煌,然而在现代都市文化生活冲击下,曾经风光一时的彩调日趋衰微。观众的锐减,人才的断层,使这一艺术形式甚至濒临失传。面对严峻危机,必须形成政府重视、各方关心的合力,把握机遇,锐意改革创新,适应时代和观众的需求,创造出一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保护、发展的新模式。彩调一定能在改革的实践中,最终闯出一条新路,在中华戏曲的舞台上,再次呈现生机,重现辉煌。

[关键词]: 桂林彩调;生存处境;出路;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I236. 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948(2014)10-46 -0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彩调如何在追求文化艺术价值的同时注意经济效益,是彩调保护和发展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彩调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原因,提出了保护和发展的一些措施和途径。

一、 彩调的现状

桂林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端,聚居着汉、壮、苗、侗、瑶、回等民族,是岭南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渠道。桂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极富特色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形成本地区、本民族深厚的文化艺术传统,反映了本地区、本民族不同于别的地区和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和生活风貌。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桂林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画廊,就是由一朵朵光彩照人的文化艺术之花连缀而成的。在众多的的文化艺术之花中,彩调辉映其间,人们冠以她的美称是“山茶花”。

桂林彩调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它有丰富多彩、载歌载舞的表演艺术形式,轻快活泼、优美动听的唱腔旋律,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剧种”。彩调的演唱多用桂柳方言,这样,不仅本地区内的各民族能听懂,连演员也多是本地区、本民族的。再加上演唱的内容多是表现健康的生活情趣、抨击传统的旧观念、鞭挞丑恶的社会现象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王三打鸟》、《女送娘》),内容朴实,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是最能反映中国戏曲俗文化特征的地方戏曲之一。

桂林彩调在戏曲百花园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彩调《王三打鸟》、《龙女与汉鹏》参加1955年3月在京举行的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并获奖;60年代初,《刘三姐》风靡大江南北,至今在海内外仍享有盛誉;60年代中期,《三朵小红花》参加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后作为优秀小戏赴京作汇报演出,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艺术片;70年代末,现代彩调戏《喜事》为广西赢得了全国优秀剧本奖,实现了彩调在表现当代农村题材方面的重大突破;80年代,《五子图》使全国几十个剧种、几百个剧团争相上演;1994年,一部叫《哪嗬咿嗬嗨》(又名《阿三哥情泪》)的现代彩调戏,一举夺得了中国文化部文华奖等国家级奖项25项、省级奖项15项,被专家及学者称为一出‘继《刘三姐》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这在全国戏曲界引起轰动,被誉为‘可与世界艺术接轨的大戏’;2000年,《大山小村官》、《是喜是忧》分别获得第十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银奖和铜奖;2004年9月,《追》上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优秀现代戏展演’活动,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小戏艺术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大奖第一名”[1]。但这些成绩背后,是彩调艺术举步维艰的生存状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情趣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彩调渐渐失去在民间艺术领域的盟主地位,观众锐减,演出市场狭小;彩调表演团体入不敷出;许多彩调创作、表演人员纷纷转行,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彩调艺术质量下降,剧本、表演等方面都不如人意,等等,彩调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困境。

二、 彩调陷入现实困境的原因

彩调陷入现实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而纳之,可以分为内部的艺术方面和外部的生存环境方面两大主要原因。

(一)内部的艺术方面的原因

彩调面临困境的自身内部原因主要是内容陈旧,形式老套。彩调生长于民间的土壤,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的许多优秀传统剧目,无不是从生活当中选取素材而提炼创作出来的,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曲牌、表现手法甚至所用的道具,都与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情感和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民间的生产生活在舞台上的再现。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彩调与百姓生活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首先从内容看。彩调生长于地方,根植于地方,而其活跃与流传的主要形式,就是向当地的老百姓演绎体现富有当地特色的剧目。彩调也正是通过自己的这些优秀传统剧目为群众所喜爱,为外界所了解。而这些优秀的剧目,大都是反映社会下层人物生产生活的作品,其中有对善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丑陋的讽刺和对邪恶的鞭挞,充满着健康向上的精神。但是在今天,老戏老演,老演老戏,这些一成不变的剧目,如彩调的经典剧目之一《姐妹看花》,它讲述的是青年农民蔡小二到花园锄草浇花,表妹金花、银花、桂花到其花园玩耍,同蔡小二盘起花来,盘唱尽兴,蔡小二送了金花姐妹三人许多鲜花,大家尽欢而散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远离了现实,回避了社会矛盾,不能很好地贴近现实生活和反映人们的感情,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很难拥有理想的演出效果。

其次从表现手法看。彩调有其相对稳定的表现手法,这是彩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艺术精华,是彩调的个性和特色之所在。它既是地域特点的反映,更是一代代的彩调艺术家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的结晶。但是,人们对艺术形式的要求也不会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形式也有一个创新的问题。同样,彩调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它的表现手法,尽管诙谐幽默,娱乐性很强,但从现代审美观的角度来评判,普遍显得比较单调、平实,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稍欠缺,以绚丽多彩、繁杂多变的现代生活对彩调艺术的要求去衡量,就明显的存在差距。如《状元郎与豆腐妹》,故事结构不够严谨,情节起伏安排不当,缺乏说服力,不太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使其演出效果很不理想。

再次从传统的音乐看。彩调的鲜明个性最主要地体现在音乐上。“彩调音乐,到目前为止,已挖掘、整理的唱腔有三百六十多种,伴奏曲牌有四十四种,鼓锣牌有近二十种”[2]。但是,时代在变化,观众群也在变化,人们对音乐的欣赏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如果原封不动地搬用传统音乐,将很难再拥有主流观众,也会因此使得观众锐减。

(二)外部的生存环境方面的原因

第一,彩调剧团基本生存条件匮乏。效益是剧团生存的根本。没有效益,任何推陈出新、人才储备、发展壮大都无从谈起。彩调剧团的开支一是靠财政拨款;二是靠演出收益。财政拨款有限,而由于种种原因,彩调剧团每演出一场所得的收入,很难维持演员们的生计。现代观众相当注重舞台的科技含量,他们对舞台的色彩、布景、灯光、音响、服饰等要求很高,没有经济支撑,使得剧团没有充足的资金来解决这些难题,更何况解决舞台新秀的培养、剧本的改编和创作等方面的难题更是难上加难。一些剧团的演出也就只是为了拯救这一文化遗产或定戏任务而勉强维持而已。由于剧团的不景气,又导致了许多人才流失,演出质量不断下降。

第二,与彩调相关的民俗环境被破坏。“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3] 。传统民俗在我国人民大众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连接戏曲消费和生产、传播戏曲文化的重要媒介。彩调是在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土壤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它的演出也常常是和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的,观众也常常在参加民俗活动中欣赏彩调演出,它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赖于民间的庙会演出,另外,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店铺开张等,凡是遇上喜事的,都时兴请彩调队到村上或家门口来表演,以增加喜庆热闹的气氛。如侗族人民在花炮节聚会时会表演彩调助兴;仫佬族人民在大年初二时喜爱开展彩调表演。但是在今天,彩调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被破坏了,与民间的联系被削弱了,独立生存的能力降低了,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沃土。笔者曾对桂林3所高校的100名学生作问卷调查,收回94份,有效问卷92份,分析如下:在“若你看过彩调,那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一问中,选“剧团演出”的有24名,这些同学基本上都是来自桂林的;选“影视作品”的有28名,这些同学也基本上来自桂林;选“节日活动表演”的有40名,仍以桂林本地的同学为主。从调查中可知,传统民俗活动对彩调表演非常重要。

第三,人才凋零,艺术骨干后继乏人。“目前全区只有广西艺术学校设有彩调专业,而且是不定期招生,彩调招录专业学生非常困难,现在许多队伍的彩调演员主要靠文化部门举办的短期培训班输送。因此‘科班’出身的人才少之又少。老一辈艺人大多已经去世,六七十年代培养出的剧团台柱也大多将要退休或已经退休,而舞台新秀却难寻觅,加上待遇偏低,演员更是走多来少。更为紧迫的是,彩调创作、编导方面人才匮乏。光靠广西艺术学校一家不定期的招生(而且偏重于培养演员),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行家队伍后继乏力。此外,彩调表演队伍急剧骤减。广西目前仅剩有广西彩调团、桂林彩调团、柳州彩调团3家城市专业彩调剧团;即使是彩调之乡永福罗锦镇,业余彩调队伍的数量也从原来的70多支骤然下降到现在的30多支”[4]。彩调表演人才的青黄不接,又造成彩调质量下滑。永福县文化馆原馆长、彩调老艺人秦强先生分析说,“民间彩调靠口传身授,许多基本功没能原汁原味地传下去,传统彩调有三绝活:矮桩、扇花和口技。前两样姑且尚存在戏剧中,但技艺已逊色许多,而且口技已经失传了。并且当前基层演的大多是部门戏,以现代题材为主,不讲究传统程式,动作马虎,唱腔走调,绝活也没了。”[5]

第四,彩调受多种文化形式冲击。后工业时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状态,造成人们喜新厌旧的文化需求速食主义,慢节奏的彩调难以继续保持原有的民间艺术领域的盟主优势。另外,电视、电影、网络和其他文化娱乐形式带来的冲击,使观众被分流,人们的注意力被瓜分,彩调渐渐失去原来的优势。加上外国文化冲击,如美国好莱坞大片的进入,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带来很大影响,观众的欣赏视线逐渐转移和改变,彩调观众出现断层现象。目前,彩调吸引的多是老一辈观众,年轻一代因为从小没有接触过彩调,不喜欢听甚至没听过,因而也就不接受它了。

在“你对彩调的了解程度”问卷回答中,选“看过彩调”的有34名,其中24名来自桂柳一带,仅有6名是广西区内别地的同学;选“听说过彩调名字但从未看过”的有34名,其中有10名来自桂柳一带的,18名为广西区内别的地方,仅有6名是河南、辽宁等外省的;选“从未听过”的有24名,其中20名来自外省,6名来自广西区内别的县市。

分析可知,彩调的年轻观众层还没有培育起来。而众所周知,青年人是社会的活跃分子,也是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任何一门艺术要想发展,都离不开青年人的支持。抓住年轻一代的心,就等于抓住了未来的希望。彩调虽然还有自己的一部分老观众,但决定彩调命运和前途的是青年观众,如果彩调不能吸引青年观众,就难免会衰落,甚至消亡。

由此可见,因民俗活动中断,剧团经济困难,人才流失以及艺术质量下滑等原因,造成观众锐减,而观众的锐减又带来剧团演出困难、人才流失以及艺术质量下滑的恶性循环。其实彩调艺术的民间喜剧性、舞台性、民歌性和表演性很强,表现手法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且,现代都市人需要体现时尚的流行歌曲,也需要来自山野民间的纯朴彩调和山歌。此外,随着人类对现代文明的弊病日益加深,认识和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返璞归真意识的加强,彩调会更多更广地融入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如桂林市在2003年首届《漓江之声》的文艺晚会上加入了彩调的元素,就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由此观之,彩调是完全可以解决生存危机,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的。

三、 发展彩调的具体途径和措施

同济大学教授、戏剧戏曲学导师朱恒夫认为:“中国戏曲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于回归民间,使戏曲重新具有民间性的特点,说老百姓的话,表现老百姓的思想和生活,尊重戏曲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为老百姓接受的戏才是好戏。”[6]而“从实践的观点来看,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它存在的价值就在于社会的认可和群众的需求,它的活力和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革新自己以适应这种认可和需求。凡是能适应的,就有发展前途;凡是无力适应的,就必然趋于衰落。” [7]因此,面对社会的变化、观众的变化、演出市场的日益萎缩,彩调必须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吸收民族的、民间的甚至外来的艺术营养,推陈出新,想方设法为自身的新生而拼搏。

(一)提高彩调艺术质量,增强自身的内功和竞争力

第一,在表现当代人的生活、情感上下功夫。不管是哪一类的艺术作品,只有让表现剧目的内容和形式与人民心灵息息相通,用自己熟悉的身边的故事来亲近、教育和感动自己,才能使人称道,使人震撼。而恰恰在这一点上,现代彩调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部《哪嗬咿嗬嗨》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贴近现实生活。所以,彩调要在继承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求得繁荣,必须贴近生活,贴近观众,贴近现实,以极富生活气息的艺术手段努力表现当代人的生活与情感。可以说,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与现实生活贴得越近,所拥有的观众就越多,生命力也就越强。

第二,在满足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上下功夫。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和普及,当代人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体现在戏曲领域,就是人们对戏曲的舞美、灯光、音响、服饰、道具等戏曲元素的要求和判别标准,有了现代意识和现代审美视角。但就彩调来说,存在着剧情简单、舞美简便、道具粗陋的问题,用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去衡量,显得相当欠缺。因此,应运用现代艺术的元素,在满足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上下功夫。

第三,在适合当代人的生活节奏上下功夫。由于彩调剧缺乏艺术加工和提炼,一些唱段为表现唱功,很简短的唱词,却要表演得很冗长;很简洁的动作,却要表演得很累赘;很简单的情节,却要表演得很拖沓;显得冗长乏味,节奏缓慢,使故事性减弱。可见,如何使彩调适应当代人的生活节奏,是摆在彩调面前的一个严峻话题。当然,节奏的快慢是要根据剧情来决定的。彩调革新也不能离开“传统”这个“源”,倘若离源断流,传统彩调就会丧失立命之本。

第四,在内容上要“旧瓶装新酒”。“在故事取材上,注意采撷发生在当地的,为当地人们所熟悉的故事,编写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剧目,把现代生活融入彩调艺术中,拉近彩调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在剧目思想上,要与广大老百姓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基本吻合。而在情节设计与人物形象塑造上,应符合民族的审美心理——对奇人奇行奇事的审美偏爱,现在的广大观众依然持有这种审美心理,平淡如水的叙人叙事,虽然含有深刻的思想,但是很难被大众人民接受。从戏剧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观众愈是能从舞台上看到自己真实的形象、真实的生活,愈是亲切,愈能产生美感,尤其对那些能为自己的痛苦、郁闷、欲望作社会诉求的剧目,更会从心底里喜欢。相反,如果所表现的生活与他们毫无关系,他们则会持一种冷漠甚至厌恶的态度”[8] 。

第五,在形式上要适应大众口味。其实,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艺术,而每个地方艺术是当地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它们由该地的百姓创造出来,也培养了该地百姓的文化心理和欣赏习惯。彩调也一样,它是当地劳动人民自我创造、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的艺术形式,融合了当地的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语言等因素,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文化心理、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构成了彩调特色及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历史已经表明,哪一种戏曲能不断地适应观众的口味,哪一种戏曲就能不断地占有演出市场,不断地取得效益;反之,就会趋于消亡。很显然,如何适应当代观众的新口味,是其在新形势下得以新生的、难以回避的问题。其实,长期生活在家乡的百姓对他们自己的艺术怀有十分依恋的情感,我们若想人们重新喜爱彩调,就必须运用地方的艺术形式,从语言风格、舞台美术、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到戏曲结构都应该紧贴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满足当地人民反映现代生活的需要。但是,现在城乡的文化欣赏水平差别很大。我们在创作新作品时,既不能只反映农村生活,而忽视了城市生活;也不能为了写时代戏而失去了彩调的本色。

(二)政府的积极扶持

彩调是我国戏曲百花园地中的一支奇葩,是一笔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遗产,是历史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是民族精神和情感的一个载体。因此,对彩调的保护和发展,政府也应该有所作为。

第一,政府应加强对剧团的扶植力度(包括集体的和民间的)。彩调表演剧团是彩调艺术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和扶持这些剧团,就是保护、抢救独具特色的彩调艺术本身。政府应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和帮助,可以制定积极的财税政策,减免彩调剧团的税收;加大改善剧场、排练场等文化设施的力度;改善彩调剧团的工作环境和演出环境。另外,政府要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培养,确保传统彩调后继有人,给戏校、艺校招生以优惠政策,减免学生的学杂费;同时,提高彩调创作、演出人员的待遇,改善彩调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二,政府在鼓励剧团在抢占城市演出市场的基础上,同时不放松对农村演出市场、城乡基层演出市场的培养与巩固。其实在农村,彩调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彩调在乡镇文化生活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如“永福县的林村、江月、金福等十个乡镇,几乎每一个村子都有一支彩调队伍。有的全家人都是彩调队的队员,父子、夫妻、兄妹同台表演是见怪不怪,甚至有一家人就是一支彩调队的现象。这些彩调队的队员,白天从事农业生产,到了夜晚就或排练或表演,自娱自乐”[9],而在城市,中心广场、虞山桥、玻璃桥、老人山下一带都时常有彩调表演,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可见彩调在城市也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其实城市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只要好看、可以看、有得看,并不愁没有固定的观众群体和慕名而来的观众。政府要鼓励剧团到基层去,可以制定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指标来衡量剧团所创造的社会效益,据此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还可以安排到大专院校进行巡回演出,通过免费、低票价演出的方式吸引青年人的关注。另一方面,桂林城镇、乡村还活跃着上百个业余彩调团,其中大部分是由农民自发组成的。可以说,这些彩调表演团队是彩调艺术的根和脉,是彩调艺术的不竭之源。对活跃在民间的小剧团、演出组织,政府要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演出场地,进行多样化的演出。如2003年6月在桂林举办的首届农民彩调大赛上,有30多支农民彩调队伍参加了比赛;永福县每年都要举办的全县性的“茅江之夏”彩调艺术节,全县就一共组建了40多个彩调班子,每年观看彩调的观众近20万人次。这对于调动广大农民艺术家的积极性、增强彩调艺术交流和扩大彩调的影响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三,政府应广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发挥电影、电视、电台、网络、音像出版等现代化文化媒介的传播作用,尽快抢救和保护彩调。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有关彩调的资料还比较少,许多珍贵的资料在民间、在老艺人的身上,如不及时抢救,就会造成无可挽救的损失。这就需要政府广泛发动群众,向彩调剧团、彩调从业人员和彩调老艺人征集、收购演出抄本和音乐资料,或请老艺人口述彩调的传统剧目和音乐曲牌并将其记录下来,或把老艺人的表演通过录像制作成光盘保存下来,作为民族文化精髓,并按照档案资料的管理办法,妥善保管,专人负责。通过网站、电视、报纸、电台加大对彩调的宣传力度,如“1998年5月央视《夕阳红》栏目、2002年10月央视《综艺频道》先后对桂林市彩调团的彩调艺术创作和表演做了专题报道,播出以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10]。此外,政府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加强彩调文化的宣传教育,将彩调与电视相结合,把彩调精品制作成VCD发行,并做好字幕的显示工作,让听不懂唱词的人也能通过字幕了解剧中的意思。近几年,桂林市彩调团的表演剧目陆续被广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广西金海湾音像出版社、湖南金蜂音像出版社先后制成VCD碟出版、发行,目前,已公开发行了近200张彩调VCD碟,这不仅使该团获得了丰厚的录制劳务费,还使一批彩调演员和该团演出的剧目在农村家喻户晓,巩固和扩大了彩调的群众基础。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国外的文艺团体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如法国歌剧网、白老汇在线,等等。就在国内,一些地方戏曲也建有自己的网站,譬如四川川剧网、中国黄梅戏网等。而彩调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网站,仅是在一些戏曲网上有一星半点的介绍,阻碍了群众关注彩调创作信息和文艺动态以及沟通交流,也不利于外界了解彩调。

第五,政府可以在教育体系中加入彩调文化的教学内容,使彩调文化知识和传统剧目的欣赏走进校园,成为学生的辅修课或者选修课,从小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彩调的兴趣,使更广大的群众有机会接触、了解这门艺术。彩调这门民族艺术、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给学生很好的人文精神的滋养和做人的道理。在让他们学会和领略彩调艺术精妙的同时也培养审美情操,那么,彩调的发展也就有了知音。

作为非物质文化的彩调是人民群众基于一定的生产、生活活动而创作的,属于民族民间艺术范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也是一项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它处于低谷时,政府应该主动站出来加以扶持,发挥其主导作用。虽然现在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但政府应该重视彩调里面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不应该单纯以经济效益来衡量彩调的价值。另一方面,彩调要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拓展其内涵和外延,否则就会逐步失去生机与活力。如果在传承中创新,在利用中发展,就能进一步提升彩调自身的价值。“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形成以后,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竞争,也体现在文化的较量上。云南、四川等地的领导,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都先后提出了建立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当地的戏曲团体,特别是稀有剧种团体和少数民族戏曲剧团,不仅是全额工资,而且当地政府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剧团排演新戏,剧团通过演出,宣传本地、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吸引外国人和外地人来投资和旅游,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1]。借鉴云南、四川的经验,只要能使彩调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在捕捉市场机遇、赋予彩调时代新意,就能促进彩调发展的积极性和生命活力。我们坚信,在新的形势下彩调的保护和发展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彩调一定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注释]

[1]黄永文,唐庆甫.彩调,你还好吗[N].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2-08-19.

[2]张光雄.广西彩调剧[J].广西文史资料选辑,1989(27):98.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

[4]黄永文,唐庆甫.彩调,你还好吗[N].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2-08-19.

[5]黄永文,唐庆甫.彩调,你还好吗[N].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2-08-19.

[6]朱恒夫.戏曲的出路在回归民间[J].大连大学学报,2004(5):47-49.

[7]王姝频.地方剧种的困境与新生[N].中国文化报,2005-07-02.

[8]朱恒夫.戏曲的出路在回归民间[J].大连大学学报,2004(5):47-49.

[9]覃咏梅.广西彩调伴着“刘三姐”走向世界[N].广西日报,2006-11-08.

[10]宁永春,刘春.央视在桂林录制的4个彩调作品4月将向全国播出[N].桂林晚报,2004-03-11.

[11]刘文峰.西部建设中戏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 用.http:///xbwb.wh3.htm,2006-10-28.

[参考文献]

[1]宁永春,刘春.央视在桂林录制的4个彩调作品4月将向全国播出[N].桂林晚报,2004-03-11.

[2]肖发凌.广西彩调剧团送文化下乡[N].广西日报,2007-02-01.

[3]容作帆.桂林首部彩调音乐剧问世[N].广西日报,2004-02-09.

[4]郑建树.百家争鸣“山茶花”凋零 广西彩调期待第二个春天[N].南国早报,2004-12-03.

[5]朱恒夫.戏曲的出路在回归民间[J].大连大学学报.2004(5).

[6]廖绍芷.桂林市首次农民彩调大赛举行[N].桂林日报,2003-06-20.

[7]蔡定国.民族沃土上生长的“山茶花”——彩调剧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流播成长[J].戏曲研究,1988(26).

[8]孟祥宁.地方戏曲如何解决生存危机[N].中国艺术报,2006-06-16.

[9]王姝频.地方剧种的困境与新生[N].中国文化报.2005-07-02.

[10]史云海.戏曲路向何方[N].中国文化报,2006-11-11.

[11]刘文峰.西部建设中戏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 用.http:///xbwb.wh3.htm,2006-10-28.

[12]朱恒夫.传统文化:戏曲生命的源泉.http://.index.asp.

[13]张光雄.广西彩调剧[J].广西文史资料,1989(27).

[14]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9.

[15]覃咏梅.广西彩调伴着“刘三姐”走向世界[N].广西日报,2006-11-08.

作者简介:黄庆莹(1983年—)女,广西来宾人。广西柳州市日成文化学校,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民俗学 。

推荐访问: 处境 出路 生存 桂林
本文标题:论桂林彩调的生存处境和出路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09/54381.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论桂林彩调的生存处境和出路》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