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凤鸣高天,贤泽密水

发布时间:2022-05-16 08:35:04 | 浏览次数:

灿若丹霞的红高粱,清澄甘洌的胶河水,发酵着,酝酿着,最后变成酒香醇厚的高粱红,晶莹在蛋壳陶这史前地球上最神奇最精美的礼器里。“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陶渊明诗)。”这里,是著名作家莫言的“酒国”——山东高密。青纱帐如碧绿的绸带,环绕着一个个古风遗韵的村落。年画、泥塑、剪纸、黑陶、刺绣、核雕、面模、蓝印花布、茂腔、地秧歌、撅灯官、地龙拳、庙会、年俗、民间传说……这些根植在泥土里的文化基因,汇流入中华民族农耕文明温热的血脉里,缓缓述说着齐文化的宏阔与壮丽,忠义和豁达。这里,就是红高粱文化的诞生地——山东高密。斗转星移,在漫长的岁月里,火红的高粱和绚丽的民俗始终温暖着这里的乡民,激发着人们对自然对生命对祖先的敬畏。我们被这穿透时空的文化脉动震撼着:它是那么神奇古老,古老得早已尘封为记忆里的梦呓,飘逝的梦呓里却氤氲着先祖们用生命谱写的千古绝唱;它又是这么单纯鲜活,鲜活得如同孩童生命勃发的笑容,灿烂的笑容里依然绽放着原始生命的蓓蕾。艺人们的集体智慧在民间落地生根,灿若桃花,带给我们远古的融融月色和淳朴的民间风情。虽然大机器的喧嚣早已打破了乡间的宁静,虽然好多民间手工作坊正在渐渐废弃着,虽然一些技艺精湛的艺人也在渐渐故去,但年轻一代已经接过了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祖祖辈辈维持生计的手艺和他们的世俗生活已积淀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那片红红的高粱林,在东方的天空下涌动成永恒的图腾。怀着对红高粱之乡的敬仰与神往,我们用崇敬的心灵去聆听、膜拜着这一曲穿透时空的天籁之音。

——记者题记

这里是神奇的高密

来自太平洋的温湿暖流使胶东半岛四季分明,这片富饶的土地像一颗巨大的海贝,三面临海,一面伸向中华民族的文明腹地。在半岛西畔,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高密市。高密隶属于山东潍坊,东临海滨旅游名城青岛,西依世界风筝都潍坊,因地处密水(潍水)上游,故得名高密,又因汉代设夷安县治形宛若凤凰而得名“凤城”。境内胶济、胶新铁路和济清高速公路纵横贯穿东西,距青岛、潍坊机场不足70公里,是山东沿海地区通往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高密版图面积1512平方公里,人口83.7万,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沿海开放重点县市、全国明星县市和全国县城经济百强县市。

高密历史悠久,是海岱文化、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勤劳、智慧、诚信、富有创造精神的高密人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创造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民风民俗,孕育滋生了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2006年以来,高密扑灰年画、高密茂腔、高密剪纸、聂家庄泥塑被先后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中国剪纸(包括高密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高密先后被文化部和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扑灰年画之乡”,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美术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中国(高密)扑灰年画研讨会先后在高密举行;高密茂腔继1990年首次晋京演出,2009年7月又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上演,向全国电视观众展示了高密独特的乡韵。

早在5000多年前,在高密就有氏族部落繁衍生息。境内目前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数十处,仅龙山文化遗址就有多处。据考古证实:高密先民的繁衍生息迄自新石器时代,潍水岸边出土的黑陶,是早期高密人生存智慧的具体体现和思维的集中凝现,透溢出人们的原始生活状态和朴素凝练的审美情趣。远古东夷部族曾在这里栖息,尧舜时,民风已渐淳化。唐司马贞《史记索引》称“鲧娶有莘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汉代史学家宋衷亦云:“高密,禹所封国。”商周时流经域内的两条母亲河(胶河和潍河),滋养着已成为山东半岛交通大邑——高密的芸芸众生。春秋时高密称夷维,属莱国地,战国时始名高密,后成为齐之属地。秦时置高密县,西汉时县改为高密国,一批批手操汉画砖石刻绝活的匠人,雕刻着高密早期的农耕文明。南北朝时高密改国为郡,唐时改郡为州,以后县、国、郡、州虽因朝制不断更迭,但高密之名历代传承,沿用至今,长达2400余年。

高密人杰地灵,向为俊良茂士荟萃之地。这里是晏婴、郑玄、苏禹圭、张福臻、李元直、李师中等先贤的故土,也是刘先志、张朋、张建中、单应桂、莫言等现当代高密骄子的血地。其中春秋名相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和清代大学士刘墉,被高密后人尊称为“高密三贤”。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扑灰年画、高密茂腔、聂家庄泥塑、高密剪纸则是为世人所崇誉的“高密民艺四宝”。这些民艺奇葩,以拙朴古雅的形色和瑰丽雄浑的声韵,丰富、温润着高密人的生活,并渐渐衍化为高密的地域性文化标志。

高密民间文化孕育了《红高梁》

高密盛产高梁。秋天,高梁红了。静静的原野上,果实累累,红色的喜悦燃烧着乡亲们的梦想。秋夜,月光如水,高梁堆满了晒谷场,欢乐盈满了农人的土坯房。室内,灯光如豆,还是这一双双青筋暴绽的粗手,立在画板前把吉祥与祝福绘制成精美绝伦的年画。

据史料记载,高梁在高密的种植历史已超过5000年。苏轼曾在《黍麦说》中记载:“吾昔在高密,用土米作酒。”北宋时期高密隶属密州,此处土米即高梁。《高密县志‘物产》中也有关于“秫秫”的记载,

“秫秫”是高梁在本地的俗称。高梁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能获得稳定而较高的产量,在过去是高密人民的主要食粮。20世纪70年代之前,高密还大面积种植着。抗日战争期间,高挺茂密的大片高梁被抗日武装称为“青纱帐”。莫言在他的小说里描述得很形象:

“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梁红成汪洋的血海。高梁高密辉煌,高梁凄婉可人,高梁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梁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高梁随地而生,在贫瘠涝洼的土地里也能抽穗结子;它刚出土时两片嫩芽像大写的人字,越长越有气节;它的根像龙爪,更像老农那青筋暴突的手,紧紧抓住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不离不弃;它通身碧翠,坚挺的脊梁不屈不折;它的果实像燃烧的火焰,并且越成熟越饱满,头垂得越低越亲近大地。红高梁的这种吃苦耐劳、刚直不阿、敢爱敢恨、眷恋故土、谦逊热情的品性,形象地体现了高密人民勤奋、忠义、豁达的高贵品格,同高密民间文化所蕴含的齐文化气韵连枝同根。

20世纪80年代,怀着对红高梁的感恩和难以言喻的故乡情结,莫言完成了他的中篇小说《红高梁》并发表于《人民文学》,震动文坛,评论界反响十分热烈,《红高梁》被忠实的读者们推选为该年度“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张艺谋以敏锐的目光挖掘着小说《红高梁》的人文内涵。1988年,由莫言编剧、张艺谋执导、巩俐主演的同名电影《红高梁》夺得柏林电影艺术节金熊奖,高密瑰丽的民俗所展现出的生命和文化价值首次走上银幕。在这部电影中,高密世俗文化中的花轿、嫁衣、红盖头、唢呐、剪纸、年画、酒作坊、肥棉裤,以及无垠的青纱帐、古老的石板桥、低矮的土夯墙等,如

推荐访问: 凤鸣 贤泽密水
本文标题:凤鸣高天,贤泽密水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16/57045.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凤鸣高天,贤泽密水》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