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淡水养殖水质调查及微生物修复养殖有机物污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16 14:05:04 |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084-02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淡水养殖已经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年来,滨州市滨城区重点发展科技渔业,水产养殖面积将近6万亩,千亩以上的渔业养殖地、示范区共8处,全区有着强劲的渔业发展态势,水产养殖规模也日益强大,在这种产业发展局势下,水质的调查以及对相关污染的研究解决尤为重要,为全区水产养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

1 淡水养殖的水质污染

1.1 污染分类

淡水养殖的废水会污染环境,尤其是集约养殖生产的污水,并且伴随着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随便排放,会降低渔塘的调节与自净能力,导致水质的进步恶化。淡水养殖的废水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类污染物: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NH3-N、NO2-N等,其中,有机物污染是水产养殖废水中的主要污染。

1.2 有机物污染

有机物污染除了会让水体缺氧,对养殖的生物造成直接危害,而且也会诱发水产养殖的品种频繁爆发性疾病。因此,有机物污染是淡水养殖的关键的制约点。有机物污染的发生主要是通过浮游生物代谢、残饵以及养殖品种的排泄物等的分解而成。由于目前水产养殖的工业化、集约化,养殖的密度以及投饵的数量都极大的增加,残饵以及排泄物也随之增加,造成有机物污染更加严重。养殖水中的有机物污染一般由水质的COD值(化学需氧量)体现出来,COD值高则会引发鱼類疾病以及感染性病毒的爆发。

2 淡水养殖水质污染处理

2.1 淡水养殖污染处理办法分类

面对日益严峻的淡水养殖水质污染情势,对污染的处理势在必行。目前,对于污染的处理,主要有物理消毒、化学药物及微生物修复等办法。但物理消毒以及化学药物处理法,在处理污染的同时,也会对水质环境、水产品、水中有益微生物带来副作用,方法处理不当或者过量,反而会加重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微生物修复法的研究和应用显得更为重要。

2.2 微生物修复养殖有机污染

微生物修复法是通过生物拮抗、通过微生物间的相互抵制、相互排斥、相互残杀来减少消灭有害生物。水产养殖水质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够清除养殖水域底端的长期积累的残饵、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和有害的气体(硫化氢、氨等),先将其分解成小分子(多肽等),然后分解成更小分子的有机物(单糖、氨基酸等),最终将其分解成硝酸盐、二氧化碳、硫酸盐等,有效降低水中的BOD及COD,降低水中的NO2-N、NH3-N、氨以及硫化物的浓度,大大改善水质。并且有益微生物能够为水域环境中的浮游类植物提供其所需的营养要素,加快其繁殖,这些植物在光合作用后,又可以为水中的养殖物的呼吸、有机物分解供氧,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循环,不仅有利于养殖物种的快速生长,而且大量繁殖的有益微生物会占据病原微生物的在生态环境中的位置,进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少水产养殖物种的疾病发生。

2.3 有益微生物

水产养殖中的主要的有益微生物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蛭弧菌、放线菌、培育的复合微生物等类别。光合细菌不是利用二氧化碳,而是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小分子的有机物合成自我繁殖时所需的养分。光合细菌对大分子有机物的氧化是无效的,因此当处理被有机物严重污染的底泥时,没有多大的成效。硝化细菌是一种自给自足型的细菌,它只要在含氧的水中就能繁衍,不需要其他有机物。但硝化细菌的增殖速度非常慢,一两天仅仅增殖出一倍的量,如果水质中含过多有机物会反而会阻碍其繁衍。芽孢杆菌在土壤、植物表层面、水体等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是化能有机营养型。酵母菌是单细胞的蛋白,富含营养,其中的维生素含量,是鱼粉的三十倍以上。蛭弧菌是具有攻击、裂解、侵染其他微生物功能的寄生菌。放线菌可以产生多种抗生素、酶和维生素,同时可以降解一些难以分解物质,如纤维素、甲克素等,为其他有益维生素的增殖创造良好的水质环境。复合微生物制剂是将拥有不同的特性的微生物的菌株,经过培育与复合,形成复合微生物制剂。

3 有益微生物功能

有益微生物现在已经在水产养殖中广泛运用,通过有益微生物与病原或者潜在的致病的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产生相互制约作用,减少有机物污染的可能性,降低养殖生物发生病害的机率。而且有益微生物可以为鱼类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帮助养殖物促进消化。一些有益微生物比如龅牙杆菌,还可以有效净化水质,减少水中的致病菌,提高水产动物的长速以及幼体存活率。与此同时,微生物试剂还能够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系统的抗菌和吞噬作用,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力。

4 微生物修复水产养殖污染存在的问题

虽然微生物修复法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但在实际水产养殖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水产养殖负责部门的关注和重视。首先是微生物种类的选择,虽然现在市场上已经有许多微生物试剂运用在淡水养殖中,但这些商品性的制剂很多是为陆地生物所研究设计的,并不是全部适用于水产养殖业。所以在菌种的选择上,应谨慎考虑,选择与确认适合自己水域的菌株。微生物修复养殖的水体,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水型的复杂性,二是每种生物对环境的要求都有一定的特性,有益微生物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养殖水体的环境。因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要针对不同的水型选择不同的菌种,并确定相匹配的用量与用法,提高微生物修复的有效性。要加强对应用对象和水质环境的研究,注意微生物施入后,对环境与宿主的影响,有些细菌在有益微生物施用前是无毒无致病性的,环境变化后,出现了变异,反而导致了细菌的致病性,这一点在运用中需加强研究。在微生物修复养殖有机物污染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多是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并未实地考察,对各种水质条件分析试验,而部分微生物却是条件性致病菌,只会在特定条件中才会发挥我们期望的作用,所以若未对水域环境进行试验,微生物在实际运用中有可能不会产生预期效果、产生的效果不持续甚至产生相反效果。

5 总结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与研究,微生物修复养殖有机物污染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取得许多喜人的成果,并运用在实际生产中,对我国的水产养殖的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但是,实际运用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让微生物修复的效果更加持续稳定、适用更加广泛。同时,水养生物的世界是仍有我们未知的领域,将来会有更多的问题爆发,需要我们在对现有污染研究的同时,做好超前研究,对潜在问题做好应对措施,让水产养殖呈现可持续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赵永坤.淡水养殖水质调查及微生物修复养殖有机物污染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

[2]李轶,李晶,胡洪营,冯毅. 难降解有机物污染底质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2008,06:2482-2487.

[3]闫法军.刺参养殖池塘有机物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推荐访问: 养殖 有机物 微生物 水质 淡水
本文标题:淡水养殖水质调查及微生物修复养殖有机物污染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zmjgc.com/youxiufanwen/2022/0516/57237.html

版权声明:
1.赢正文档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淡水养殖水质调查及微生物修复养殖有机物污染的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赢正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赢正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赢正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9088565号